薩克森輝煌時代。
朗格的故鄉薩克森不僅因其發明家與技術人員而聞名,其紀念性建築與華麗的藝術典藏亦堪稱絕美。
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一世,人稱 "強者" 奧古斯特, 他對推廣科學、工藝、藝術與建築不餘遺力,在其領導之下,薩克森的宏偉基礎日漸成形。因為他的主導與贊助,薩克森逐漸崛起成為歐洲文化重鎮之一, 首都德累斯頓也因而被譽為「北方佛羅倫斯」,他可說是膾炙人口的薩克森輝煌時代的推手。
"強者" 奧古斯特一世與其先祖一樣,對科學測量儀器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時鐘更甚。這類精密裝置需要無微不至的照護,因此交給薩克森宮廷鐘錶師負責。 兩代宮廷鐘錶師傳承為朗格製錶王朝掀開序幕。
宮廷鐘錶師的傳奇
薩克森宮廷鐘錶師不僅贏得社會高度敬重,也享有許多特權。 工作時,他們住在德累斯頓皇宮中的鐘樓地區,因為除了計時儀器系列之外,他們也負責管理鐘樓的時鐘。
德累斯頓計時服務。
宮廷鐘錶師也與數學物理沙龍的教官合作,這裡的教官在 18 世紀晚期率先開創了德累斯頓茨溫格的計時服務。 他們每天在這裡使用子午儀來測量太陽的位置以確認當地的確切時間,然後讓鐘樓的時鐘以及火車站的時鐘同步。
1842 年,約翰‧克里斯迪昂‧菲烈特里西.古特凱斯獲任命為皇宮鐘錶師。當時他已因在其天文鐘工作坊製作極名貴而精密的天文台懷錶,在薩克森與其他地區中享負盛名。 他也為森帕歌劇院製造舉世聞名的五分鐘數字鐘,不久之後便獲提名為宮廷鐘錶師。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 – 格拉蘇蒂之旅。
1815 年 2 月 18 日,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生於德累斯頓。父親是軍械工人,被形容為「有骨氣的人」。朗格幼時父母離異,此後即由熟識的商人家庭撫養成人。 寄居家庭將他送到德累斯頓唸技術學校,接受當時一般工程師與技師應有的訓練。
在求學期間,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便開始當起知名鐘錶大師古特凱斯的學徒。 雖然朗格當時只有 15 歲,其工藝技能、勤奮不懈與聰明才智,很快就吸引了古特凱斯的注意,肯定其製錶天分並對其鼓勵有加。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 - 旅人。
以優異成績完成學徒研習之後,朗格選擇遊歷歐洲各地,短期受雇於當時最重要的鐘錶製做大師。他的旅程與遊學札記不僅透露其涉獵廣泛,其處理各項研究時追求盡善盡美的精神亦可從此得證, 其中內容不乏製造精密機芯部件的各種計算與細部繪圖。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帶著種種創意,於 1841 年回到古特凱斯的天文鐘製造廠,隨後並與合夥人安東妮婭.古特凱斯結婚。豐富的知識內涵成為他快速推動業務的助力。
無私的人。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除了洋溢著製錶天分之外,無私與熱情的個性也令他與眾不同。 厄爾士山區的貧困情況日益惡化,促使他放下在德累斯頓優厚的環境,來到這區創建錶廠,讓飢迫交困的居民有機會獲得溫飽。
影片欣賞請點一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HlxWrpDw-M
開創德國精密製錶之先河。
1845 年 12 月 7 日,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於格拉蘇蒂創建了第一座懷錶製造廠,開始訓練 15 位來自這個貧困地區的年輕人,期望他們能成為優秀的製錶師。在大膽跨出這一步之前,為了讓此冒險創業之舉得到支持,他與薩克森政府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 最後終於獲得 7,820 勒塔 (德國昔日貨幣) 的貸款。
從一開始,他就想要打造具有一致性、高度可靠的優質時計。因此,他在製錶業引入公制系統,簡化了機芯部件的計算。 為了裁出更準確的部件,他以飛輪旋轉車床來取代當時常見的手搖車床, 為了提供機芯穩定度與彈性,他發明了 3/4 夾板,成為格拉蘇蒂製錶工藝的一大特色。
在完成所有基本製作技巧的訓練之後,他鼓勵所有學徒專注於特殊的技術領域, 有效運用每個人的天分來提升懷錶的品質與精準度。 幾年之後,當中許多人分別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坊,生產優質的小齒輪、發條盒或指針。最後,格拉蘇蒂成為德國精密製錶業的中心,幫助許多人享受富裕的生活。
不朽偉業的紀念碑。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辛勤耕耘三十年,成功地開創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1875年,他以 60 之年逝世。 這段期間,他已經建立了享負盛名的製錶廠,他的冒險創業也讓格拉蘇蒂恢復繁榮, 他也曾任格拉蘇蒂市長 18 年。1895 年,格拉蘇蒂鎮為了紀念他的不朽偉業,為他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邁向蜚聲國際之路。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去世之後,其子艾米與理查接手管理公司,並於 1868 年更名為朗格。同年,理查.朗格成為錶廠的合夥人, 三年後其弟艾米也成為合夥人。
他們聯手讓朗格時計機械與工藝日趨成熟,為當今朗格屹立不倒的事業奠定基礎。理查.朗格尤其傳承了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製錶天分。他追隨父親的腳步,利用最新的科學發現來協助其設計全新的機芯。 公司因為他而總共獲得 27 項專利與新錶款。
理查.朗格最偉大的發現「時計發條使用的金屬合金」也讓他獲得專利:他發現,當時特別用於製作擺輪游絲的合金,在加入鈹金屬元素後可獲得大幅改善。 這讓他成為尼洛華絲擺輪游絲的精神領袖。尼洛華絲擺輪游絲是當今大多數高品質機械時計仍使用的組件
奧圖曼帝國蘇丹王懷錶
在其帶領之下,錶廠建立了卓著聲譽與超高標準,從而吸引了德皇的注意。 1898 年,德皇委任製作一枚精美的朗格懷錶,作為正式訪問奧圖曼帝國蘇丹王時的贈禮。
朗格的卓著聲譽和在精密時計方面的多種特殊產品,讓公司得以在許多競爭者被迫關門之際仍能安然渡過全球經濟危機。因為朗格製錶王朝第三代:奧拓.朗格、格哈德.朗格與魯道夫.朗格三兄弟,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不久之後即接手管理公司,讓公司得以克服艱難。
朗格製錶王朝第四代。
朗格家族以豐富的鐘錶專業知識與敏銳的商業天賦,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黑暗歲月依舊屹立錶壇。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分裂與錶廠被充公,讓朗格的成功傳奇足足中斷了 40 年。 一直到東西德統一之後,瓦爾特.朗格才有機會重振朗格家族的偉大傳統。
家族企業的損毀與充公。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曾孫瓦爾特.朗格生於 1924 年 7 月 29 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不久便開始接受製錶師的訓練。 和所有年輕人一樣,他也奉召入伍。他在嚴重受傷之後返回家鄉,不過很快就親眼目睹父輩一手建立的錶廠因空襲而毀損,接著家族企業也被充公。 他則趁機逃到西方國家,躲過在鈾礦場接受強迫勞役的命運。
瓦爾特.朗格重建錶廠。
瓦爾特.朗格始終心繫故鄉。 1989 年秋天,東西德之間的柏林圍牆倒塌,他也立刻回到格拉蘇蒂。在社會主義者統治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崩解之後,他故鄉的人民面對的是不確定的未來。 這種情況促使瓦爾特.朗格給予他們一個嶄新的前景。 1990 年 12 月 7 日,在其曾祖父以先驅者的精神創辦朗格的 145 年之後,他第二次創辦朗格公司。
朗格在新時代出品的第一款鉅作。
他先聘用少數員工,立刻著手研發與製造新時代朗格的第一款腕錶。 直到四年之後,他才推出第一批腕錶: LANGE 1、SAXONIA、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以及 ARKADE。 由於新錶款成功,格拉蘇蒂很快就有了全新的工作機會, 逐漸又發展成德國精密製錶的中心。
予知更多資訊請上A.Lange & Söhne朗格官網http://www.alange-soehne.com/cms/zh-tr/index.html
或洽金生儀鐘錶公司(02)27519866 ( 02)23122772